首页  >  音视频  >  音频  >  科学播报

古老的鱼类残骸记录了撒哈拉从大草原到沙漠的转变

<a href="../202006/t20200620_1029465.html">电动汽车的排放量有多大?</a>(科学播报) 0:00/0:00
最新发布时间: 2020-05-09
分享到:

图源:pixabay

  撒哈拉沙漠从拥有丰富湖泊的大草原向大面积干旱地区的转变,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人们吃鱼的遗迹。

  近日,来自意大利史前民族博物馆、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院、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在Plos One发表了研究,称这里曾到处是鱼。

  他们分析了在利比亚西南部阿卡库斯山脉一个岩石避难所发现的材料,共17551具动物遗骸,其中80%是鱼类,年代在10200年到4650年之间。大约三分之二的鱼是鲶鱼,其余的是罗非鱼。研究小组表示,骨头上的痕迹表明,这些鱼是被使用该庇护所的人类吃掉的。

  这并不是第一次在如今干旱的沙漠地区发现鱼类遗骸,但研究小组表示,这是第一次通过动物遗骸来追溯该地区的古代气候。

红色三角为Takarkori避难所所在位置,图源:文献[1]

  这一发现是Takarkori大型岩石避难所一系列发现中的最新发现。该避难所长约50-60米,高30米,被认为是一万多年前最早被狩猎采集者使用的地方。先前的发现说庇护所包括岩石艺术的证据,最早被种植在非洲野生谷物迹象和它们的种子存储,和证据的陶器碎片乳制品实践可以追溯到近7000年前的非洲。在这个避难所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牧民的自然木乃伊,而遗址的最上层是5900年至4650年前游牧牧民留下的动物粪便。利比亚西南部目前是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它是撒哈拉沙漠中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所以这一发现确实非同寻常。

样本中的骨头,图源:文献[1]

  大约在1万2千年前,季风模式的转变为该地区带来了降雨。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连接南部乍得湖和北部尼罗河的水道也逐渐增多,这可能为这些鱼类开辟了一条通道,使它们能够大量到达撒哈拉中部。

  在长达5000年的人类使用时期,在该遗址发现的动物遗骸中,鱼类约占80%,而哺乳动物仅占19%多一点。鸟类、软体动物和海龟等其他动物占了其余的部分。尽管根据研究小组的发现,鱼类的优势并不稳定,但从最早期的约90%下降到最近被占领时期的约48%。到那时,只有小而耐寒的鱼能在浅水中生存,并能在高温下生存。

  考古学家对于最初那里的人以鱼为主食感到惊讶,因为这些人类的后代逐渐转为了牧羊人。

  从撒哈拉沙漠发现与之前一致的证据,包括沉积物和地质特征等等,都强调了转变的气候,10000多年前这里具有植被和潮湿环境,拥有丰富的湖泊,一段时期的波动干燥和潮湿的条件下,直到大约5500年前该地区变得越来越干燥,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时的位置引起了大气的变化,季风季节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使撒哈拉沙漠保持绿色的雨水实际上消失了,个别地区变成了极度干旱的荒漠。直至今天我们所见的景象。

  鱼的数量随之减少,哺乳动物却增加,这表明Takarkori的人们越来越重视狩猎和饲养牲畜。随着天气变得更干燥,开发这些鱼可能需要走更远的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鱼减少了。研究人员说:“人类是机会主义者——如果容易得到,他们就会接受。”

鱼类(蓝色)、鸟类(红色)和哺乳动物(绿色)在不同年代的比例,图源:文献[1]

  人们可以通过从狩猎和采集转向田园生活的方式来帮助触发气候变化。此前的研究就概述了放牧增加、土壤侵蚀和季风模式变化的重叠。放牧造成了土壤侵蚀和灰尘的移动,这放大了该地区的荒漠化。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是人类导致了沙漠的干涸。事实上,另一项研究就认为,向畜牧业的转变可能会让该地区保持绿色的时间更长。

  无论如何,这项新的研究无疑表明,如此大规模的气候变化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物种,并增进我们对人类祖先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的了解。研究人员表示:将气候变化与文化变化联系起来,无论是与生存战略还是社会行为有关,从而标志着人类向耦合的人类和自然景观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中,人类受到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他们的环境。

  

原创稿件

制作 杨枭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审校 魏潇 中山大学神经科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员


专辑里的声音
机器人集群工作会更高效吗?
太空望远镜要多大才有可能发现外星生命?
穿山甲是否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
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
免疫系统的起源
乐高成为隔热新材料
柔性机械“昆虫”诞生
真核生物属于古细菌吗
流感病毒是如何逃过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
肿瘤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病情更重,恶化更快
何种疗法对新冠肺炎疗效更加显著
是穿山甲把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给了人吗?
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何不同?
首个人类冠状病毒是怎样被发现的?
冠状病毒真的可怕吗
可高效回收的高性能塑料
复杂网络助力抓住恐怖分子
不需要引擎的飞机
时空是连续的吗
为什么我们难以见到反物质
飞行器应该像鱼还是像鸟
晚上服用降压药效果更好
什么是电子皮肤
蓝光电子屏会加速衰老
宇宙会保留黑洞吞噬掉的信息吗
海豚有“第六感”吗?
大脑中的想法可以被直接读取吗?
红外光能改变水分子的结构吗?
胰岛素可以口服了
激光也可以传递声音吗?
我们如何观测银河系之外的天体?
今天的水星值得我们去探索吗?
什么是机器学习
又有两种海洋生物被发现了
森林砍伐是亚马逊森林火灾频发的关键原因
磁铁有助于提高水电解氢性能
发射失败的卫星也可以作为研究工具吗?
火星和金星哪一个更适合人类居住?
今年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吗
智人在多久以前开始走出非洲
碳捕集技术能帮助我们阻止全球变暖吗?
子宫与女性的记忆能力有关吗?
磁铁可以是液态吗?
有氧运动有望治疗偏头痛
精神疾病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吗?
二氧化硅材料可以提升火星宜居性
大脑的性别差异究竟有多大?
手机信号可以用来监测雾气吗
骨头里的胶原蛋白也是一种“指纹”吗?
声音最大有多大?
不同动物之间可以进行心脏移植吗?
质子也有寿命吗?
贫富差距可能导致物种损失吗?
含糖饮料增加患癌风险
为什么日冕的温度要高于太阳的表面?
医疗服务应该注重性别差异吗?
太极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多喝牛奶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宇宙是否真的发生过大爆炸?
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戴耳机
土卫二上可能诞生生命吗?
睡眠不足会导致“社恐”
如何探测地球深处
过度睡眠可能增高全因死亡率
肥胖可以改变大脑形态
为什么口腔伤口愈合得更快
猴子也会制造石器吗?
生命可能由陆地起源吗?
地衣是生物还是生态系统?
试管婴儿为何患高血压风险更高
计算机运算速度真的在指数倍增长吗?
为什么十字花科蔬菜能防癌
黑洞吞噬一颗恒星需要多久?
戒烟与糖尿病有关吗
氢气也能作为超导材料吗?
人到底有多少个基因
口哨声也能表达语言吗?
衰老可以被逆转吗
孕期压力会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高脂肪低碳水竟能抑制肿瘤生长
常见氨基酸可显著提高化疗效果
过敏可以预防皮肤癌
运动可以治疗腰疼吗?
脱发会增加患癌风险
喝茶可降低心脏病风险
我们需要益生菌吗?
长时间缺乏睡眠显著降低认知能力和注意力
人为什么会自言自语?
第四种物质状态——等离子体
心脏可以长出新血管吗?
植物有眼睛吗?
很多人说蚊子喜欢O型血,但真的是这样吗?
母乳喂养会影响婴儿的饮食喜好吗?
疱疹病毒可能导致阿尔兹海默症
精神疾病与大脑的酸性有关吗?
发生时间接近的记忆更容易产生关联吗?
真空真的是空的吗?
无创近视手术有望实现
胎儿具有成熟的免疫系统吗?
人造感觉神经诞生
超级T细胞受体有助杀死遭HIV感染的细胞
常见止痛药有望成为抗癌药
辨别色彩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吗
记忆可以移植吗?
电子书更不容易记住吗
尼安德特人为什么面部中间前凸
注射胚胎干细胞真的能续命吗
记忆可以剪辑吗
睡眠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
日光照射能够改善学习记忆
植物有听觉吗
生酮饮食有益大脑?
360度全景相机
0是不是自然数
我们看到的月球为什么只有一面
体内储存特殊脂肪酸可以延长寿命?
甲状腺激素可能影响抑郁症发病率
飞机玻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口服胰岛素有望实现
吃菠萝为什么嘴会麻麻的?
咖啡和茶,谁更提神?
过敏性鼻炎
火药起源
犀牛走向灭亡
核磁共振预测自闭症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3)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2)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1)
虚粒子:更深层的物理学线索(下)
虚粒子:更深层的物理学线索(上)
性别新知:性别认同(下)
性别新知:性别认同(上)
与自己对话:大脑中的声音(下)
与自己对话:大脑中的声音(上)
生命真的起源于海洋吗?(上)
神秘的纳莱迪人之谜告破(下)
神秘的纳莱迪人之谜告破(上)
宇宙学对撞机:两个极端尺度的交融(下)
宇宙学对撞机:两个极端尺度的交融(上)
卡西尼号的遗产(下)
卡西尼号的遗产(上)
婴儿哭声里的疾病信号(下)
婴儿哭声里的疾病信号(上)
切掉一半大脑,你也能活?
把酒卖贵点,就能减少犯罪?
长寿有迹可循?
为什么保守秘密让人精疲力竭
畅聊数字化生存
海洋酸化破坏鱼类感知系统
深夜睡不着?可能是因为你有失眠基因
即使关机,手机还是会偷走你的睡眠
你的大脑能上传到数字化世界吗
酷刑逼不出真相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搞错了阿尔兹海默病背后的元凶?
逼退英军的德国,却没能及时造出原子弹
“科学家告诉我,多吃脂肪能长寿?”你想多了
查看更多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