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pixabay
1776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Alessandro Volta)发现,一个山间湖泊边的芦苇丛中不断地冒出气泡。这些气体正是甲烷。根据最新的估算,湖泊和水库的甲烷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0% ~ 20%,而且科学家预计,随着气候变化和土壤养分流失,这一比例将继续上升。
然而甲烷除了是温室气体,也是一种燃料,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最近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一项研究表明,淡水中的甲烷可能是一种重要但被长期忽视的能源。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作者提出了一种从湖床中提取甲烷的方法。他们首先使用一种特殊的膜将气体与水分离,再利用一种名为沸石的矿物捕获甲烷分子,最后分离出甲烷。波兰科学院生物地球化学家马切伊·巴尔托谢维奇(Maciej Bartosiewicz,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目前科学家已经研发出能够从废水中分离出甲烷的膜,被寄予厚望的合成沸石材料也在研发中。他想先在小范围内试验这项技术,因为或许可以先在经常排放甲烷的水电站水库中部署这类可移动的设备,与其他的绿色能源相互补充。

图片来源:pixabay
自2015年以来,富含甲烷的水就不断地从卢旺达基伍湖(Lake Kivu)深处被抽出,用于供应当地电力。但这片湖的甲烷含量特别高,因此,有科学家怀疑从其他甲烷含量较低的湖中提取甲烷是否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来自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环境科学家戴维·巴斯特维肯(David Bastviken,并未参与这项研究)表示,提取低浓度甲烷的经济效益较低,而且“提取甲烷很可能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能源”。此外,巴斯特维肯还对潜在的生态影响表示担忧。
巴尔托谢维奇承认这些担忧的确存在,包括甲烷提取可能会对以甲烷为食的微生物和食物链上的其他环节产生影响。但他指出,人类活动已经增加了许多生态系统中的甲烷产量,所以在某些区域采集甲烷或许是可行的。巴尔托谢维奇也希望能够研究出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往前再进一步。”
撰文:朱莉娅·罗森(Julia Rosen)
翻译:巢栩嘉
引进来源:环球科学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