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有很多不同的形状、大小、味道,令人眼花缭乱。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DNA测序技术,最终追溯到了导致这些差异的遗传基础。对100个番茄品种遗传序列的比较发现,其DNA竟出现了数量多达23万种突变。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植物学家、研究的合作者扎卡里·李普曼(Zachary Lippman)表示,如果能掌握让番茄突变的方式,种植户和科学家也将拥有改良番茄等作物的新工具。该研究在《细胞》(Cell)上发表。李普曼和同事测量并对比了各种各样的番茄基因组序列,包括野生品种、古老的“传家宝”式的品种以及诸多当代的品种。他们采用长读取测序(long-read sequencing)方法,追踪到已被复制、删除、转移后的番茄DNA大片段。这些结构变异,极大地改变了基因组序列。但若使用以前的技术,科学家一次只能读取一个很短的片段,而无法准确找出这些结构变异。
图片来源:Pixabay
吉姆·焦万诺尼(Jim Giovannoni,并未参与这项研究)是美国博伊斯·汤普森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学家。他表示,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给定物种的DNA能出现显著的突变,但这项研究首次全面确定了其突变程度和性质。
研究人员在确定这些突变之后,还研究了这些突变如何影响番茄的性质。他们重点研究了味道、大小和成熟难易度这三个特征。在一次测试中,该团队找到一个可以注入烟熏味的基因,表明种植户可按照其意愿加强或消除某一特征。在另一项实验中,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工具CRISPR修改DNA结构,通过增加某一基因的复制量,让番茄的个头变大。最后,番茄还有一个特性,它能使番茄更易成熟,但这也会导致番茄产量下降。
图片来源:Pixabay
科学家针对这一特征研究了突变对其影响方式。他们展示出4个结构变异一起可实现对有关基因的调节,这些基因既能保留这些特征,又能避免降低番茄的产量,为种植过程中实现两者的平衡制定了一个科学试验计划。
焦万诺尼表示,研究表明,“还有数千种与基因有关的结构变异可用于解释诸多重要的番茄特征——如疾病反应、抗逆性、产量、性能、质量——现在,这些特征都可以进行研究。”掌握了哪个基因可用于调节某一特定特征,对于农作物种植户和遗传学家而言,就像获得了一个“圣杯”那样宝贵。李普曼提到,这类研究为利用可预测的精确育种来改良作物奠定了基础。
撰文:哈里尼•巴拉特(Harini Barath)
翻译:赵欢
引进来源: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