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天文地理

遨游浩瀚太空——探索太空之旅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类已经不满足于停留在地球上看太空了。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加加林第一次进入太空;1969年,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人类正在快步迈出地球,奔向深空和宇宙。

  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走出地球的?

  载人飞天

  摆脱地球束缚,遨游浩瀚太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人类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直到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顺利进入太空,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载人飞天的梦想得以真正实现。时至今日,数百位航天员被送上太空,并实现了在太空的长期驻留,载人航天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是世界上第3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并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预计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空间站,开展长期的载人太空探索活动。

  人造卫星

  卫星飞驰,光耀天宇。人造卫星上天遨游,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自从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入轨以来,人类已经发射了6000余颗人造卫星,其中1000余颗仍在轨运行,包括科学实验卫星、对地观测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等)、广播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等。我国已研制发射了200多颗卫星,这些卫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造卫星不仅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先锋,还是造福人类的福星。

  奔向月球

  中国古代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故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美丽的传说已变成了现实。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飞船踏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月。进入21世纪后,航天大国和航天新兴国家更加重视月球探测,纷纷推出了长期、宏大的探月计划。

  中国于2004年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并将其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对月表情况进行了探测,获取到全月球影像图。“嫦娥三号”成功落月,送去了中国人对月球的美好问候。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发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相信中国探月工程定会再铸辉煌。

  迈向深空

  在过去的50年间,美国、苏联、欧洲空间局及日本先后发射了100多个星际探测器,已经到达了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等,并越过冥王星,飞向了太阳系的边陲,人类脚步正在一步步迈向浩渺无尽的深空。

  宇宙浩瀚,奥秘无穷。不远的将来,人类将逐步揭开广袤宇宙空间的神秘面纱,领略更加瑰奇绚丽的宇宙风光。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邱馨婵]
layui

查看更多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91105_929847_taonews.html
Baidu
map